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有损害裁决
标签: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流程-转口贸易风险
2008年6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通知,认定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倾销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损害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发布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令。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2007年,美国共有21家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生产企业,雇员2450人。美国国内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表观消费量达到260万短吨,表观消费额为22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内产业年销售环状焊接碳素钢管(不包括出口)140万短吨,销售额为14亿美元。美国国内进口环状焊接碳素钢管74.8181万短吨,进口额达4.71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进口量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29.0%,进口额占美国市场份额的21.5%。
2007年6月2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应美国联合钢管和管道公司(Allied Tube & Conduit Corp.)、伊普斯科钢管公司(IPSCO Inc.)、西北管道公司(Northwest Pipe Company)、沙龙管道有限公司(Sharon Tube Co.)、西部钢管和管道公司(Western Tube & Conduit Corp.)、韦特兰德钢管公司(Wheatland Tube Company)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063010.00、73063050.25、73063050.32、73063050.40、73063050.55、73063050.85和73063050.90。
(史云庆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