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反倾销挑战:中国铝型材出口市场的转口贸易新路径
标签: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流程-转口贸易风险
一、铝型材的出口主要用于多种产品类型,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建筑铝型材: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如门窗、幕墙、隔断、吊顶等。
工业铝型材: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铝板带: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包装容器、汽车车身、飞机蒙皮等。
铝箔:主要用于包装、保温、建筑、电力等领域。
铝挤压材:铝挤压材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通讯、医疗等领域,如太阳能边框、轨道车辆结构件、电子设备外壳等。
铝制品:包括各种铝制家具、家居用品、厨具、餐具等。
二、我国铝型材出口到多个国家都遭遇过反倾销措施
美国:2024年9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Aluminum Extrusion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裁定中国享有单独税率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均为4.25%(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率调整为0.00%),不合作企业倾销率为376.85%(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率调整为365.13%)。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多次对中国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及复审。从2009年6月首次启动,之后分别在2015年、2020年进行过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2024年11月又发起了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
欧盟:2024年,欧洲委员会曾对中国是否在欧盟倾销铝挤压材展开调查。
墨西哥:墨西哥曾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制炊具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维持原反倾销措施;还对中国的部分铝制品如铝箔纸卷及铝制高压锅产品加征过反倾销税。
阿根廷:2024年11月,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和意大利的家用铝制散热器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启动反规避调查。
铝型材行业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可以采取转口贸易的策略来应对
1、选择合适的第三国:根据物流成本、加工能力、法律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第三国作为转口地,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中转、加工和改装:将铝型材运至第三国进行中转、加工和改装等操作,以改变产品的原产地或海关编码,规避或降低反倾销税的影响。
3、重新报关出口:在第三国重新报关出口,并申请该国的原产地证明或产地证,以证明产品的原产地为第三国。
实施步骤
1、头程运输:将货物从生产国(如中国)运至第三国(如马来西亚)。这一过程不影响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企业可以照常享受国内的退税政策,降低头程运输成本。
2、中转处理:在第三国进行换柜、申请原产地证等相关手续。换柜操作可以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同时转口服务商会申请中转国的原产地证和其他必要的文件,如装箱单、发票和提单等,为货物顺利清关做好准备。
3、二程运输:将货物从第三国运至最终消费国。在目的国港口,进口商凭借中转国签发的原产地证和其他出口文件进行清关,从而规避反倾销税和附加关税。
国际转口网专业从事转口、转口贸易、第三国转口、马来西亚转口、泰国转口、新加坡转口、斯里兰卡转口、香港转口、台湾转口等业务,可以根据客人要求从马来、台湾、泰国、香港、新加坡、斯里兰卡等转口并出具当地产地证。国内总公司在深圳,在东莞、武汉、马来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为客户货物出口提供整套的转口运输方案以及相关物流技术的支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